發布時間:2023-08-04 17:02:30
廣州外國語學校 李理
一、調研背景
黨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擺放在突出位置,統籌安排、一體部署,揭示了教育高質量發展與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內在邏輯,同時提出了教師專業發展與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新時代教師要答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時代考題”,必須加速自身專業發展,切實肩負起人才強國的神圣使命,對接人才強國戰略需求。
為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師專業提升工作,我校重點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工作。
二、調研內容
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是教師素質和能力的培育與提升,核心是教師實踐知識的關注與獲得,“實踐性學識”是教師專業屬性的基礎?;趯W校發展理念,我們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要求是“博雅”的教師形象,崇高的職業理想,動態的知識結構,先進的教學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先后組織青年教師見面會、座談會、青年教師沙龍、教師課題申報培訓、青年教師比武、青年教師課程驗收等活動,了解教師發展瓶頸,盡全力滿足教師職業發展需求。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有關工作
1、優化教師隊伍。堅持文化引領與專業提升并重、日??己伺c年度考核結合,著力培養班主任、中青年教師、骨干教師隊伍。2023年度出任南沙區兼職教研員4人、南沙區中心組成員4人、市中心組成員7人、市第六批骨干教師5人、市骨干班主任2人。舉行專業教師招聘面試2場次、市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次,引進各類人才33名,赴北京高校“優才招聘計劃”引進10人。
2、促進教師發展。依托教育集團成立教師發展中心,開發、建設資源共享平臺,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學校、集團層面研修活動。2023年承辦南沙區教研活動3次,開設骨干教師研討課95節、區公開課24節、同課異構146節,線上教學期間集中組織公開課65節,舉辦教學開放日活動和十分鐘教學片段比賽。組織線下學生評教座談1次、線上學生評教2次,組織高三教師外出學習交流3次,選派三批共20多名老師外出學習。一批優秀教師、班主任脫穎而出。
3、實施讀書工程。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生人文素養,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一個嶄新平臺,實施以“讀書、修身、立教”為主題的教師讀書工程。圖書館每學期向教師推薦閱讀教育名著,以撰寫教育筆記、隨筆、案例,組織讀書交流活動等形式進行專題性閱讀。利用??恫┭拧?,組織編輯讀書心得專輯及個人研究專輯,深化研讀效果;促進交流學習。
4、實施青藍工程。學校為每位青年教師推薦一名指導教師,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建立師徒關系。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備課、講課把好關。青年教師要在指導教師幫助下努力達到一年上路、二年成型、三年合格的目標。同時,學校對骨干教師運用派出去和請進來(邀請專家指導和請顧問等)的方式進行培訓,迅速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span>
5、實施名師工程。為推進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加快高層次教育人才梯隊建設和優秀教師人才培養進程,特制定《廣州外國語學校“名師工程”實施方案》,培養和評選教壇新秀、教學骨干和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一批師德高尚、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教育教學業績突出,在市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師,樹立在教育思想、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效果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優秀典型,鼓勵骨干教師著書立說,不定期將教師隨筆、論文、教案、案例、反思等集結成冊,指導教師總結經驗、深入研究,以此帶動全校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6、實施信息化工程。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是教師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掌握信息化技術是必然要求。借助“建設數字化校園”契機,力爭建設網絡課堂、MOODLE平臺、教師電子檔案、教師教科研管理平臺、遠程交流互動平臺等項目,提高廣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管理效率。
7、實施基本功訓練工程。引導教師在自我專業發展規劃中制定切實可行的基本功訓練方案。訓練內容包括:粉筆字訓練;“兩話(畫)”訓練,即普通話和簡筆畫訓練;“三課”訓練,即上課、說課、評課的訓練;“三寫”訓練:寫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故事(隨筆)及教學反思;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則是骨干教師評優的必備條件。
我們會持續加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研究與探索,不斷提升專業發展的高度,增加專業發展的溫度,拓寬專業發展的深度,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