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cyprb"><nobr id="cyprb"></nobr></code>
        1. 博學|雅正|融合

          EN |

          關于推進教育國際化特色內涵式發展 拓寬師生國際素養教育的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23-08-04 17:04:01

          廣州外國語學校 李理  

           

          一、調研背景

          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重要推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擴大教育開放,提升我國教世界影響力”總體要求,堅持以教育對外開放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推動中國教育以更加開放自信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強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強同世界各國互容、互鑒、至通,讓教育為文明傳承和創造服務,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其核心要義在于,以教育開放宣示國家開放、以教育開放推進人文交流、以教育開放培養創新人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組成部分,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為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提供了行動指南。

          在黨的十八大的引領下,在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文件精神和省、市教育對外開放“十四五”規劃、廣州市關于深入推進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的指導意見以及南沙方案的指導下,廣州外國語學校始終積極推進初中、高中國際化辦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拓寬師生對外交流路徑,主動探索我校國際化特色內涵式發展,提出培養一批國際理解教育骨干教師,研發一批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活動資源,以國際理解教育示范項目為引領,成為首批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二、調研目的

          此次調研分為兩部分,包括國際理解教育調研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調研。這次調研,是我校領導班子為了凝練辦學特色,借鑒其它學校在中外合作辦學方面的經驗,提高辦學質量的一個有力舉措,也是為促進我校國際理解教育發展,推動人文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方式。

          三、調研對象

          (一)廣州外國語學校教師與初高中部分學生

          (二)廣州市執信中學

          四、調研方式

          調研組采取座談交流方式,以機構建設角度、教師專業發展、外教聘請、項目資源為調研重點,與執信中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負責人及廣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教學部門進行溝通。在國際理解教育方面,領導班子沉到一線,隨機走訪了廣州外國語學校初高中班主任團隊并與部分學生進行座談交流。從學生視角出發,對我校國際理解教育發展與建設進行調研。

          五、調研內容提煉

          (一)中外合作辦學

          1.缺少有效的評價組織機構

          通過對我校教師的訪問發現,在審批期正確判斷待引進國外教育資源的優質程度,在辦學期間定期對合作辦學過程進行監督評估是合作辦學項目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看到有特別詳盡的相關監督評估體系的出臺。在推進過程中,涉及到招生、收費等問題,需要摸索、研判,此問題導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統籌期間缺少工作機制,減緩項目的發展。

          2.教師專業發展

          通過調研執信中學中外合作辦學情況了解到,派出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出國學習已經成為執信中學引智工作的重要手段,并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學科和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進修訪學提高教師的外語水平,回國后提高雙語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派出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回國后能大力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形成了豐碩的教學和科研成果。但同時兩校有著一致的問題,因三年疫情,近幾年無法選派中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外進修訪學,希望通過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我校能夠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為國家、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急需人才。

          (二)國際理解教育

          國際理解教育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國外的語言文學,培養學生進行國際理解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從全人類利益,全球觀點出發考慮問題,理解國際社會,關心和寬容異國文化的國際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國際理解的態度。讓學生了解國際知識,掌握國際理解的技能,從而逐步具備國際理解的態度應是我們進行國際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標和內容。

          通過調查采訪分析,我校初高中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素質上存在如下問題。

          1.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但深入學習不夠。我校特別注重傳統文化教育,盡管全球化時代及中國的改革開放給本國民族文化帶來較大沖擊。但我校大部分同學認識到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應該受到重視和保護。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學生深入學習有待加強,一方面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各學段課堂教學。另一方面,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中小學實踐活動。推進社會資源開放共享,開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多維實踐活動。

          2.民族自尊心強烈,對國家間沖突不能理性分析,深入了解。在理解國際沖突或國家間分歧時,盡管大多數中學生能公正客觀的對待中外國家間的差異和分歧。但針對本民族利益受到侵害時,許多中學生的反應仍呈現出激進的趨勢。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能夠理性從歷史、地緣政治維度深入了解、思考;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引導他們進一步理解現階段努力學習、練好本領才是最好的愛國。

          3.對學校國際理解教育概念不清晰。雖然大多數同學關心國際時事、關注民族國家的發展前途,但調查數據中仍能夠顯現出當代中學生對什么是國際理解教育概念不清晰。針對學校開展的國際理解教育,很多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全球視野和國際責任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4.國際理解教育與課堂教學融入度不夠。各個學科中有著豐富的國際理解教育資源,教學過程中對本學科國際理解教育資源挖掘不夠,存在國際理解教育和課程開設兩張皮現象。

          5.教師缺乏實施國際理解教育的意識、素質。現階段部分教師的國際知識缺乏,國際理解態度欠缺,國際理解教育的實施,無論是學科式的滲透還是開設專門的國際理解教育課程,都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職業素質。

          六、調查研究舉措成效

          (一)組織學習國家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文件精神和省、市教育對外開放“十四五”規劃以及廣州市關于深入推進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的指導意見并實踐,提升教師對國際理解教育的理解;將學科滲透作為國際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充分挖掘、科學整合現有學科課程和教材中能夠作為國際理解教育載體的相關內容,開展圍繞國際理解主題的跨學科合作教學實踐。

          (二)深化與港澳及國際姊妹學校的合作,逐漸恢復與姊妹學校的交流;提升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維度和深度,在教師交流及課程等方面加強合作;將學生的交流活動課程化,增加跨文化理解的內容。

          (三)在中外合作辦學新階段下,探索高中教育國際化辦學的實施路徑:探索高中階段跨學科、跨課程融合的實施發展路徑;完善國際融合課程的教學評估體系。

          開放帶來機遇,合作促進發展,學校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總結教育對外開放典型案例的基礎上,立足學校實際,推動更高水平的教育對外開放,共同擘畫國際教育的美好藍圖。

          (四)加強師資培訓。學校要多渠道、多方面組織教師培訓,進一步拓寬知識面,加強職業素養,通過全員校本培訓、學科研修培訓、境外國際培訓教學能力培訓等方式,開闊了視野,提高英語的教學能力以及國際理解教育理念。

           

          2023年6月28日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97精品国内久久久久精品一本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1. <code id="cyprb"><nobr id="cyprb"></nob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