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8-04 17:05:20
廣州外國語學校 劉峰
一、調研背景
為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2023年5月11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
通知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實把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統籌政策與制度、學科與人才、技術與環境,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培育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和不懈奮斗、榮辱不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當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深受社會關注。中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和挑戰,如學業競爭激烈、社交媒體的影響、人際關系問題等,都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特制定《廣州外國語學校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計劃》,并針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推動發展和專項整改。在德育管理方面,加強德育管理團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效果的提升,促進師生同向促進、長久發展。
二、調查研究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時代新人
1.召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座談會,分別從班主任、學生、專職心理教師、家長層面座談。
針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需求。調研學校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成長發展階段,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指導。
針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認知、情感、社交、行為等方面,調研如何培養學生自我認知和情緒管理能力,提升社交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
針對積極預防方面。調研學校應該通過哪些途徑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增強學生應對壓力和困難的能力,預防和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針對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方面。調研如何為學生提供環境支持和社會保障,如何增進師生關系和學生互助,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針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終身發展方面。調研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性、責任感和適應能力,為其未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全面、準確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開展“一生一案”心理輔導工作。
一是指導心理咨詢室組織學生完成《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青少年社會事件量表》及《健康問卷抑郁自評量表》,結合班主任座談反饋,綜合客觀看待測評結果。
二是梳理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壓力、人際交往、情緒管控、家庭親子關系、焦慮強迫等方面。
表現為:學習壓力大,自我期望過高,自我評價低,常與同伴進行不合理的比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同伴間競爭激烈,內卷明顯;老師及家長期望高等。人際交往壓力大。與同伴關系緊張;兩性交往缺乏邊界感;親子關系緊張,父母期望過高,教育方式不科學;周末缺少親子活動,部分孩子缺乏家庭關愛等。情緒不穩定。關鍵時間節點,如開學前、重大考試前后、春季抑郁情緒易發且波動大,少數情緒低落學生抱團或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三是按照心理健康情況預警分類。綜合《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青少年社會事件量表》及《健康問卷抑郁自評量表》的預警情況,結合班主任上報名單,邀請學生進行回訪,按照《廣州市中小學心理危機篩查工作指引》分類情況進行分類,匯總全??傮w預警56人,比例為2.01%。其中,一級預警31人,占比1.2%;二級預警16人,占比0.71%;三級預警9人,占比0.29%。初中部總體檢出率較低,國際部總體檢出率較高。高中部三級預警檢出率較高,需重點關注。
(二)增強育人實效,促進師生心理健康發展
1.了解青年班主任班級管理困惑
班主任隊伍建設對班主任專業技能提升至關重要,特別是青年班主任。古人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span>
開展調查研究,問題應從實踐反饋中來。通過召開班主任座談會,了解到青年班主任存在如下工作困惑:一是經驗不足,遇到突發事情不知道如何有效處理。二是個別問題學生問題處理、教育不到位,花費大量管理時間和精力,卻效果甚微。三是與家長溝通過程中,發現學生問題很多是家庭問題,面對這類問題,找準切入點方法路徑較少;四是對于心理健康情況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有時溝通不融洽,達不到理想效果。
2.征求班主任意見,確定班級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專題
綜合上述反映的問題,涉及到班主任的應急處理能力,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心理素質提升等問題。經與班主任商討確定,切實開展班級管理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培訓主題包括:如何實施有效的學生心理輔導策略、如何有效處理學生問題、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如何建設好班風與好學風等。從理論學習出發,指導班主任更新教育理念;從推進發展出發,加強班級管理有效策略指導。
三、推動發展
(一)堅持能力提升
一是統籌心理教師、心理健康課程與教材。結合學生發展需要,分層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教學,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樹立自助、求助意識,學會理性面對困難和挫折,增強心理健康素質。
二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建設,全方位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問題預防和監測機制,主動干預,增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月、教育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向班主任、家長等群體提供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操作指南等心理健康“服務包”。依托心理文化節、讀書節、體育節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社團等作用,增強同伴支持,融洽師生同學關系。開展年級拓展活動,組織學生赴港科大(南沙)、南沙濕地、白云山、增城正果中心小學開展志愿服務,增強社會交往能力。畢業年級開展端午高“粽”、沖刺團建、地質公園探尋、喊樓等活動,激勵學生備考信心。
(二)堅持系統治理
一是建立“一生一案”心理成長檔案。成立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廣州外國語學校心理健康應急預案》,積極做好學生心理危機識別和干預工作。
二是開展教育干預效果評估。對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項目進行評估,了解干預效果和影響因素。通過實驗研究、對比分析、前后測評等方法,評估干預措施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和改善程度。
三是開展跨學科合作研究。鼓勵學校開展與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合作研究,深入探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復雜性和多維度特點。通過學科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科學有效的理論和實踐支持。
四是制度化解決問題。建立和完善《廣州外國語學校班主任學術成長制度》,設置“青年教師(班主任)基本功——班主任優質課——教學能手——班主任帶頭人——名班主任”5級學術成長階梯。建立《廣州外國語學校德育教研制度》,常態化開展主題班會觀摩課、雅育班會課、德育微專題、班主任專業能力比賽,以賽促建,以研正風,不斷提升班主任教育科研水平,引導班主任圍繞工作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深入系統研究。
五是加強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指導服務。持續開展家長講師團家庭教育講座,如《忙碌爸媽青春期點撥法》《好的親子關系從“心”開始》。開展首屆家長講師團家庭教育論壇,邀請嘉賓就家長如何與青春期孩子和睦相處、如何幫助孩子激發內驅力、父母如何有效識別和防范孩子的心理危機、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改培養什么樣的孩子等專題進行演講分享,邀請2018屆高三畢業年級家長代表分享如何輔助孩子科學備考,引導家長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樹立科學養育觀念,尊重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積極開展親子活動。
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讓廣大學生更加健康陽光,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有之義。好的教育應該是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我們要不斷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能力水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發展素質教育,關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才能培養一代又一代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
2023年6月29日